藥石亂投的「準教師海外留學計劃」

財爺曾俊華在預算案中建議注資4.8億元,資助本港傑出學生負笈海外著名大學,畢業後回港擔任教師,以向教育界注入優秀的人才。誠然,香港教育的確出了很多問題,從師資、待遇、班別規模、課程設計等都要狠下功夫修正。可是,生了大病,也不等於可以藥石亂投,胡亂撥款推些措施出來就當處理了問題,如果措施並非對症下藥,十倍撥款也是倒錢落海。

現時不少讀書成績優異的學生都不願意投身教育界,導致教育界總是吸納不到社會上最優秀的那批人才,政府必須設法扭轉這狀況,但為何政府並非首先設法吸引本地精英大學生做教師,反而要捨近取遠的先將學生送到海外留學,日後再召他們回港接過教鞭?

不少大學生認為教師的辛勞程度與待遇不成正比,因而對教育行業敬而遠之。海外名牌大學畢業,絕對是一張亮麗無比的「沙紙」,試問在待遇不改變之下,政府如何確保這些受資助的「公費留學生」任教完規定的年數後,會繼續留在教育界服務,而不會唯恐不及的跳到其他行業「搵真銀」?須知道,教師作為一門育人的專業,是需要長期的投入和承擔,抱「騎牛搵馬」心態入行的人,又怎會把學生教好?

而且,外國的月亮不一定特別圓。筆者不是民族主義上腦,筆者也認同放洋留學有其作用,但就教學專業而言,各處鄉村各處例,香港有其獨特的教育文化、課程設計、師生關係傳統等,海外的師範訓練不見得適用於香港。如果這些「公費留學生」返港後,原來又要在香港重新接受針對香港校園的教學法、課室管理、照顧學習差異、訓輔技巧等的培訓,那麼放洋的幾年豈不是白費心機?

更甚者,現時香港教育界一片風聲鶴唳,殺校潮引發超額教師問題,新教師難覓教席,而政府又死不願意資助學校多聘教師,推行小班教學。如果還要為「公費留學生」預留教席,經本地訓練出來的準教師的生存空間勢必進一步遭壓縮,對他們不公。

香港教育弊病叢生,的確急須下藥治理,但保送優秀學生留學,學成後回港做教師,莫講治本,連治標也談不上。如果財爺真的願意將這4.8億花到教育界,倒不如直接派給各學校增聘教師,攤分教擔,即時讓教育界暫鬆半口氣。

發表留言